关于清代大同府、阳和府两个钱局鼓铸的考证
卫文江(中国人民银行大同市中心支行,山西大同市)
【摘要】大同、阳和钱局从1645年至1722年,先后铸制了顺治一式钱、顺治二式钱、顺治三式钱、顺治五式钱和康熙通宝仿顺治五式钱,其铸制时间不同。
不少钱币专家、学者认为:清顺治二年(1645)同时开炉鼓铸的顺治二式钱顺治通宝背同、顺治通宝背上“阳”和背左“阳”与顺治三式钱顺治通宝背“阳一厘”、顺治通宝背“同一厘”四种钱是同时鼓铸的两个钱局。其实不然,根据查阅《大同府会典》及《阳和(阳高)府会典》并结合钱币实物考证,大同、阳和二个钱局鼓铸时间不同,具体是这样的:清顺治二年大清户部批准在大同府铸铜钱,顺治五年大同总兵姜壤叛清,顺治六年至顺治十二年移阳和府钱局鼓铸6年,1655年阳和府钱局迁回大同府钱局。大同、阳和钱局从1645年至1722年,前后鼓铸77年,铸制了顺治一式钱、顺治二式钱、顺治三式钱、顺治五式钱和康熙通宝仿顺治五式钱。钱文楷书、直读,按背文区别分为五个式样,版式简洁,大清户部一直沿用顺治五种钱铸制。大同、阳和(阳高县)钱局共鼓铸了八个品种制钱,铸造数量不详;在全国各地货币流通。
1顺治通宝光背钱和顺治通宝背“同”钱
顺治二年同时鼓铸的两种钱,顺治一式钱正面为年号顺治通宝,背面为光背仿古钱;顺治二式钱正面为年号顺治通宝,背穿左“同”字,意思是大同铸,此钱为仿唐开元通宝、明洪武钱制,铸行至清顺治五年。成色为七成红铜、三成白铅,足陌一千文为一串,制钱每文重二钱二分,顺治一式、二式、三式都按此法进行制作。孙仲汇、施新彪等编著的《简明钱币辞典》将顺治通宝光背列为5中,顺治通宝背左同列为5上。现存钱币实物较多。
2阳和钱局顺治通宝背上“阳”字侧左“阳”字二种钱
清顺治五年大同总兵姜壤叛清,大同府移置阳和,六年阳和卫升为阳和府,大同钱局移阳和钱局,局址在今阳高县城西南街南金道巷。继续开铸顺治二式钱:一种为正面年号顺治通宝,背穿空上“阳”字,另一种为顺治通宝,背穿左侧“阳”字,均为仿唐开元通宝、明洪武铸制,清顺治十年停铸。顺治一式钱、二式钱每十文当银一分,银一两值一千文,但在市面流通实为顺治钱七文当银一分,旧钱则为十四文当银一分,在全国参于流通。顺治二式钱增设阳和钱局,全国制钱局二十二个局。孙仲汇、施新彪等编著的《简明钱币辞典》将顺治通宝背上“阳”、顺治通宝背侧左“阳”列为4中,钱币实物现存量少。
3顺治通宝背“阳一厘”和顺治通宝背“同一厘”
顺治十年户部题准各省铸造制钱,规定背铸“一厘”两汉字,“各增本局一字”,为顺治三式钱。阳和钱局鼓铸正面年号顺治通宝,背左“阳”字右“一厘”二字,阳和钱局铸一厘钱三年。1992年经阳高县文管所到原址(阳高县城西南街南金道巷调查搜集,发现炉渣、铜渣等迹。顺治十二年户部“复准移阳和局于大同”。大同钱局铸正面顺治通宝背左“同”字右“一厘”二个汉字,顺治十七年停铸。一厘是钱一文值一厘银,指对银作价,这是权银钱,表示为主币。顺治十八年延长使用二年,至康熙二年(1663)收回销毁,造“一厘”钱局全国十七个局,《简明钱币辞典》将“同一厘”列为2下,将“阳一厘”列为5下,笔者建议应将“阳一厘”从5下升至2下等级的钱币,供参考。根据鼓铸时间长短“阳一厘”鼓铸3年,而“同一厘”鼓铸五年,现存钱币实物均罕见。
4顺治通宝背右满文同、左汉字“同”
顺治十七年至康熙元年(1662),大同鼓铸顺治五式钱,全国为十二个钱局,制钱每文重一钱四分。正面顺治通宝、背右满文同,左汉字“同”。孔仲汇、施新彪、周祥等五人编著的《简明钱币辞典》将顺治通宝背右满文同、左汉字“同”列为5下,现存实物较多。
5康熙通宝背右满文同、左汉字“同”
康熙元年,户部批准大同铸造康熙通宝。正面康熙通宝、背右满文同,左汉字“同”。钱币重量均仿顺治五式钱法,《简明钱币辞典》将康熙通宝背右满文同,左汉字“同”列为5下,现存钱币较多。康熙六十一年户部议定:“各省设一局,其余均停铸”。大同府钱局也停止鼓铸。
大同有记载,同治初年及光绪年间均开炉鼓铸,经查无实物;因清代铸钱局增减频冗,各地为政现象甚为普遍,也许是自行鼓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