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滴,又名书滴、水注等,形制小巧,造型别致,是我国古代文房中的重要物件之一。当使用时,它水流细缓,调适墨色的浓淡干湿;当赏玩时,它古朴雅致又独具神韵。苏轼的《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有云:“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鬭妍。”可见文房小器砚滴,既重实用又助文思,既绘意境又寄情怀。
明青花鸳鸯形砚滴
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由各种形状的水盂演变而来。水盂是古人使用砚池时的贮水小罐,因注水量不好把控,就设计出好控制水量的砚滴。
砚滴的结构主要由上口、腹、下(前)口、足等部分组成。它的腹内中空,可以盛水;较高位置上有一细孔,倾倒时可以滴出水来;背上有一个圆孔与腹相通,圆孔上有一段高起的管状器,可以注水。使用时,一个手指按住,不会有水洒出,只要略松开手指,便有水滴到砚台上,明•学者陶宗仪在《说鄂三种》中介绍“捻其窍,则水不滴,放之则滴。”这是古人在设计砚滴时对气压原理的巧妙运用。
元鱼形砚滴
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中有“一身赍万卷,编室寄烟萝。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这是“砚滴”称谓的最早出现。宋•杨万里在《送黄岩老通判全州》中写到:“潇湘之山可当一枝笔,潇湘之水可充一砚滴。”即明确点明砚滴为研墨用水。
砚滴的取材范围颇广,从传世和出土来看,最早为铜制,后有了陶、瓷、玉、石、玛瑙等,其中陶瓷较多;从样式演变来看,多以兽类为主,如麒麟、蟾蜍、天禄、鱼、龟蛇、天鸡、狮、象等,其中蟾蜍、玄武(一种由龟蛇组合成的灵物)出现几率较高,且从出现一直延续至清代。砚滴的样式、材质,历代均有创新,并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代表作品。
西汉《西京杂记》中有记:“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如五合之水,光润如新,王取以为书滴。”汉代砚滴多为蟾蜍、玄武、熊、羊之形,材质以青铜为主,造型生动自然、古朴浑厚。流行的玄武形砚滴,据说与中国古代的八卦思想有关;流行的飞熊形砚滴,与当时的飞熊传说有关。
东汉飞熊形玉砚滴
汉铜制玄武砚滴
汉玉卧羊形砚滴
魏晋时除流行的汉时熊形砚滴外,蛙龟等青瓷砚滴也较为流行。如青釉蛙型砚滴,釉色沉稳,既可当水盂,又可当砚滴。再如青釉龟型砚滴,造型别致,年代为东晋时期。
晋青釉蛙形砚滴
晋越窑系青釉龟形砚滴
南北朝时,砚滴的动物造型有所拓展,如青瓷棒槌形砚滴,其形状颇像一条茄子,一端圆鼓上有鸡心状注水口,另一端为细管状流,器型小巧别致,器身刻划卷枝纹,线条流畅自然,为南北朝时期的典型器物。
南朝青瓷棒槌形砚滴
到了唐朝,小巧的砚滴愈加精美,除有瓷制品外,还有铜制品,如导入龟形砚滴,造型为一龟口衔小碗,龟背有柱形钮,龟甲雕刻精湛细腻,为唐代砚滴中的精品。
晚唐越窑子母鸡砚滴
宋朝文化兴盛,陶瓷业发展繁荣,文房小器砚滴自然备受文人喜爱,流行的瓷质砚滴,以龙泉窑、景德镇窑最为代表。石质砚滴有北宋•黄庭坚的《曹伯达砚铭》中有记:“巴东南浦巴子国,金崖之下有苍石。琢而成器受书滴,翰林主人子墨客。”铜质砚滴有宋•尹焞的《和靖集》有“百端砚、金丝匣、金鼎砚滴各一。”
南宋龙泉青釉窑舟形砚滴
宋代砚滴造型有舟形、坐俑形、孺子牧牛形、鱼形等,如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砚滴,体态丰盈,线条柔和。蟾蜍下为荷叶状托盘,内壁刻有纤细叶脉纹,条理清晰,托盘边缘自然内卷,体现了荷叶承重的动态美。
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砚滴
宋磁州窑童子戏牛砚滴
宋末元初湖田青白釉砚滴
元以后,砚滴的形制明显世俗化,一些现实生活和传说故事题材应用于砚滴制作中,如元朝青釉船形砚滴,出自浙江龙泉窑,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元朝影青牧童戏牛砚滴,出自景德镇湖田窑,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两件都是国宝级文物。元代还出现了一些一物两用的砚滴,如笔插、笔架形砚滴。带有杯的砚滴形制时代较早,而不带杯的砚滴在元以后大量出现。
元青釉船形砚滴
元影青牧童戏牛砚滴
元青花釉里红鸳鸯砚滴
到了明代,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客观上对手工业工人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生活用陶瓷的制造大大超过前代。明代砚滴的造型更加丰富、形态变化多样,纹饰流畅、典雅秀美,尤以宣德时最为精致细巧。
明青花螭龙砚滴
明早期青铜瑞兽形砚滴
明洪武龙泉窑太白醉酒砚滴
明铜鎏金瑞兽砚滴
清代,特别是清康雍乾三代皇帝对文房用品喜爱有加,还经常参与设计制作。所以清代的御用砚滴做工精巧,形态百异,以仿生造型居多,如人物、动物、瓜果、葫芦等,材质有瓷、紫砂、玉、石、金属、玳瑁、玛瑙、竹、木等等。
清铜制兔形砚滴
清铜胎珐琅松鼠葡萄砚滴
清白玉带皮榴开百子砚滴
清雍正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
清光绪素三彩鸭形砚滴
民国以后,砚滴开始走下坡路,工艺水平远不及以前,形制也较呆板。
民国青白釉鸡形砚滴
砚滴始于汉代,盛于明清,衰于民国,关于它的收藏,专家建议,首先是辨清材质,其次是看雕工技法和工艺水平,以雕刻精细、刀法具有神韵者为上,另外也要注意所属时代及人文背景,制作工匠的名气等,如出自宫廷造办处或经名人使用过的砚滴,价格上就有着天壤之别。
案头小物砚滴,以实用功能产生,历经两千多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逐渐具有了观赏与审美价值。它的小巧秀美成古代文人墨客把玩的心仪之物,它的穷工极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房制作者的智慧和中国砚滴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