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伯韬兵团被围歼
11月6日,第九绥区和四十四军全部撤出海州,同日邱清泉部放弃商丘退往黄口。7日国防部得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六、九、十三纵队围攻郯城的地方团队王洪九部,归邱清泉指挥的刘汝明部一八一师东撤至马牧集附近也遭中原野战军第一、三纵队的围困。陈赓的第四纵队亦已到达夏邑一带。华中“剿总”也报告说:刘伯承部第二纵队已向灵泉、第四纵队由方城向东北移动,似均将参加中原会战。黄维兵团仍在确山。国防部认为徐州大战已迫在目前。
这天黄伯韬派出部队迎接四十四军,四十四军到后,全兵团即开始西撤。
8日解放军发现黄伯韬兵团退却,立即发起进攻。8、9两日黄伯韬兵团在运河站附近一面战斗,一面渡过运河,由于运河上只有一道铁道桥,十几万大军拥挤在一堆,通过困难,延至9日夜,兵团部、二十五军、四十四军、六十四军、一00军才通过运河,退到碾庄附近。由于运河桥拥挤,黄伯韬命六十三军奔赴窑湾渡河,10日被解放军全部歼灭。
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四纵队,因第三绥靖区张克侠、何基沣的起义,8日由台儿庄附近的万年闸渡过运河,徐州“剿总”惊惶万状,立即令各兵团向徐州收缩,以图巩固徐州。原驻大许家、曹八集的第十三兵团李弥部,连夜退去,解放军南下部队9日晚即控制大许家、曹八集一带地区。10日黄伯韬兵团先头部队至曹八集被阻,当即退碾庄附近占领一个环形阵地,准备固守待援。黄伯韬兵团被割裂包围,顾祝同集中五个兵团的企图完全落空了。徐州以西,9号这天一八一师米文和部被歼。
黄伯韬被围后,11月10日9时半在南京黄埔路总统官邸召开作战会议,研尤徐州方面的作战。正式任命杜聿明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全权负责指挥徐州方面的作战。并以戍灰防挥督电,对徐州“剿总”下达如下指示:
1、应本内线作战的原则,集中全力先求运河以西,徐州以东之共军而歼灭之。为求决定性的胜利,宜尽百般手段,迟滞阻击由西东窜之共军策三、八、十三各纵队越过津浦南段参加其主力军之作战(在徐州以西实际上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两广纵队及晋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邱清泉诳报为三、八、十三纵队)。
2、黄伯韬兵团之六十三军应在原位置固守待援,其余各军不应再向后撤,尤应协同邱兵团夹击运河以西徐州以东之共军。
3、邱清泉兵团应以主力转用于徐州以东,协同黄兵团作战。
4、李弥兵团应抽出一个军参加攻击。
5、徐州守备部队应坚工固守,支持各方面对共军之攻击,形成战场之坚固支撑点,以利决战。
6、孙元良兵团应即推进至夹沟、符离集地区阻击共军三、八、十三各纵队之东窜,并维护交通。
7、刘汝明部即集结于固镇、宿县维护铁路交通,并“清剿”铁路两侧共军。
这天孙元良兵团全部到达宿县,黄维兵团主力到达汝南埠。
但是当天徐州“剿总”的意图与国防部的作战方针相违背,它的主要企图是巩固徐州。晚上10时,刘峙电蒋介石称:“徐州以西之共军尚有强大力量,企图为牵制邱兵团,策应徐州以东兵团之作战。我军作战基本方针,应采取攻势防御,先巩固徐州,以有力部队行有限目标之机动攻击,策应黄伯韬兵团作战,俾争取时间,然后集结兵力,击破一面之共军。”
蒋介石于11日午复电予以批驳说:
“所呈之作战方针过于消极,务宜遵照戍灰防挥督电所示方针,集中全力迅速击破运河以西之共军,以免第七兵团先被击破。”
11日晚,杜聿明决定以第十三兵团之第八军、第九军和第二兵团之第五、七十等四个军向东进攻,以第七十四军配备于九里山附近为总预备队。12日开始进攻。
12日晨国防部得知:昨夜黄兵团战斗激烈异常,三处被解放军突破,铁路以南据点全失。11时得空军报告,黄伯韬兵团由碾庄东北反突击,包围徐庄,歼敌千余,因此判断黄伯韬兵团尚可支持两三天。下午空军报告,徐州机场落弹数枚。李弥兵团入暮前进攻徐州东二十里之马山,战斗非常激烈。邱兵团第五军已到馀州东南十余里之潘塘(似误)。
13日邱、李两兵团进至薛家湖、苑山之线,黄维兵团到达驿口桥,距阜阳尚有一日行程。
14日2时,得宿县交警二总队队长张绩武报告,解放军攻宿县甚急。这显然是解放军以一部截断津浦路,有力一部牵制徐州,使华东野战军有利于对黄伯韬的围攻。
10时官邸汇报,空军总司令周至柔说:“昨日空军轰炸甚为成功,敌军伤亡近万。今日空军发现包围黄兵团之敌有多数人向西南方向移动,黄伯韬兵团已无危险。”刘斐等据此判断:认为共军主力转用于徐州方面,对黄兵团仅监视而已。我不相信空军轰炸有如此大的威力,乃亲去空中侦察。在徐州与杜聿明及在碾庄上空与黄伯韬谈话,才知道解放军仍以攻黄兵团为主,西边仍是阻援,还发现徐州向东进攻,实际上只有第八、第五、第七十、第七十四四个军,第九军控制左侧翼并未加入进攻。
15日10时官邸汇报后,顾祝同又偕我飞徐州催促杜聿明迅速东进,并投更多兵力,以解黄伯韬兵团之围。杜聿明对顾和我说:
“目前徐州方面的作战,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保住徐州并救出第七兵团:中策是牺牲第七兵团,保住徐州;下策是第七兵团救不出来,徐州也保不住。”
他言下之意,似乎是怪国防部只催促放胆向东进攻,太忽视徐州安全,会成下策。
这天宿县被攻甚急,黄维兵团到达阜阳,蒋介石并决定以李延年指挥三十九军、九十九军由固镇进解宿县之围。
16日宿县情况不明。
当晚徐州“剿总”的七十四军由潘塘镇经土山向大许家进攻。出潘塘镇不远于二陈集即与企图进攻徐州南侧的解放军二纵、十一纵遭遇,激战后七十四军稍向后撤。17日晨才发现解放军后撤。
9时半官邸汇报,王淑铭高兴地报告:邱、李兵团进展迅速,已到达大许家南北之线。午后与徐州通话,才知第五军正攻击黄集,九军正攻市陈家楼。李圩子,去大许家之线还有五公里,并知17时解放军猛攻碾庄,黄伯韬司令部起火,情况非常严重。徐州“剿总”恐主力东击,徐州受威胁,要求空运一个军赴徐州。
18日8时得徐州电话说:“解放军全面退却,第五军当面有小队解放军投降。”并说:“共军17日夜进攻二陈集,经七十四军、十二军坚强抵抗,伤亡一万余人。孙元良兵团向二堡出击,无大进展。七十二军昨向黄集夜袭颇有收获,本部今日已下令向运河之线追击。”
哪知道下午得报告,第五军进至大许家即遭坚强抵执,不能进展,解放军并未退却,黄兵团仍在被围中。
据说徐州这天宣传大捷,鞭炮连天。到此时才空欢喜一场。
这天蒋介石令徐州“剿总”以七十二军加入李弥兵团左翼,于不老河北岸向东进击。令十二兵团向宿县进攻,李延年率三十九军、九十九军向宿县进攻,分进合击(李延年初为“剿总”蚌埠指挥所主任,后被任命为第六兵团司令)。
19日知碾庄方面大牙庄、小牙庄失守,碾庄情况愈更危急。邱、李二兵团攻击仍无进展,李延年以第九十九军到达任桥,遇中原野战军第三、九纵队。黄维兵团已抵蒙城附近,业有一部渡过涡河。蒋介石忧虑徐州方面进攻无进展,令我与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研究陆空协同作战战法,并于明日去徐州与刘峙、杜聿明商量。
20日7时我与王叔铭同乘B-25轰炸机去徐州,王亲自驾驶,我们先到碾庄上空,知道碾庄已被攻陷,到大许家上空时,王叔铭指我向下看,见圧稼地上满地散布着炮弹坑,但命中堑壕的很少,他于是说:“你们陆军射击不准确,浪费炮弹,而无效果。”
“他们未直接瞄准,行破坏射击,所以命中率低。”我只好这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