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大多有藏墨之好,宋文人苏轼以明代画家董其昌都爱收藏墨锭。这种藏墨鉴赏之风,至嘉靖、万历时期更加盛行,并开始出现了成组、成套的丛墨。在《东坡题跋》有记:“余蓄墨数百挺”,苏轼不单藏墨而且还参与制墨把玩。但如今,随之而来的造假让不少收藏者大交“学费”。记者走访了古玩市场发现,地摊上、卖文房四宝的商店里,不乏大大小小的墨锭的身影。专家指出,商店里动辄两三斤、四五斤的大墨,其实都是旅游工艺墨,根本没有收藏和实用价值,翻遍徽墨的历朝历代记载,最大规格的古墨根本没有超过一斤重的。
中国古墨制造历史悠久,秦以前便有墨。北宋时期,文事鼎盛一时,社会对墨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据史籍载,当时制墨业从歙州、黄山、黟州,迅速扩展至婺源、休宁,乃至整个徽州地区,墨业空前繁荣。从汉代兴起的松烟制墨法,沿用至宋,已历千余年,由于经年累月大量取用松枝制烟,致使大片大片的古松林被毁。到宋代中期,不少地区的松林资源几近枯竭,制墨工匠遂另辟蹊径,以桐油、石油、麻油、脂油取烟制墨,其法日臻完善,逐渐盛行开来。在当时,制墨、品墨已上升为一种文化。首创“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赵佶,其实还是一位制墨行家,明人屠隆在《考槃余事》中记述:“宋徽宗尝以苏合油搜烟为墨,至金章宗购之,一两墨价,黄金一斤,欲仿为之不能,此谓之墨妖是也。”据野史记载,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将制墨秘法亲授给金华墨工潘衡,其后,潘衡依法制墨,其墨质极佳,且色泽不凡,上面印有“海南松烟”、“东坡法墨”等字样。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最早期的制墨专著也相继问世,如苏易简的《墨谱》、晁贯之的《墨经》,赵希鹄的《洞天清录》等等。
明代中叶,制墨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当时,松烟墨生产仍居主导地位,油烟墨也占有一席之地。万历年间,“歙派”制墨名家程君房,再创漆烟制墨新法,以生漆与桐油燃烧取烟质,所取数量不多,但烟轻质细,色泽黝黑。当时著名书法家邢侗用过程墨后大为赞美,他说:“入目色泽无异时工,磨而试之,勃然五色云起凤池之上,坚而能润,黝而有光。余求所谓舐笔不胶,入纸不晕,今始见之。”大书画家董其昌对程君房的“玄元灵气”墨更是大为推崇,他断言:“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无巧不成书,1980年,山东临沂市文物商店收购一块半斤重的大墨,即为程君房所制“紫微星垣”墨,其规制精良,质地佳妙。
明中期以后,徽州婺源的制墨业颇具规模,领军人物有詹华山、詹文生、詹角南、詹迁远等多位名家。明代墨不仅质量上乘,其外观亦极为精美。凡制成墨锭后,必打磨抛光,务使光滑,再涂以黑漆,另一种专以金漆涂饰,名“漱金墨”,该墨通体金光闪耀,十分靓丽抢眼。与此同时,明代墨在墨锭的正面、反面或左右都饰以图案、花纹及铭文,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成为不少文人雅士收藏的文物。
满清统治稳固后,文事得以复兴,墨业亦再次走向繁荣。清代制墨业的重地,仍在前明徽州所辖之歙县、休宁与婺源。此时,制墨世家基于市场需求,纷纷恢复生产,继承传统工艺,大力开发新墨品,很快便将徽墨的生产恢复到明中期的水平,并推向了极致。此间相继出现了四大制墨名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和胡开文。在清代,始创于明代晚期的“集锦墨”被推向了极致,宫廷禁苑、古迹名胜、楼堂殿阁、山川风物及文人的诗词书画,纷纷被绘制雕成墨模,呈现在一套套墨锭上,并描金点翠,使图案更加靓丽生动,而墨锭造型也愈加繁多,方、圆、平、扁及锥形体不一而足。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制墨业也处于低潮时期,所产墨品,质地不佳,加之研磨费时,于是便于书写的墨汁便应运而生。
古墨价格决定性的因素是年代。由于不易保存等原因,目前唐宋以前的名墨极为罕见,古墨收藏与流通的主体当属明清墨。全品明墨几乎不可能在民间出现,大多数被保存在中国的馆藏机构和日本的大收藏家族中。而清墨的价格,以宫廷制品为上,文人定版次之,墨家名品再次,普通市品价格最低。
墨从制作原料划分,有油烟墨、松烟墨、油松墨、朱砂墨、选烟墨、特烟墨等。油烟墨质地坚实、细腻、耐磨、色泽乌黑发亮,但用胶量较重。松烟墨的特点是墨色黑,但缺少光泽,胶轻质松,入水易化。古墨依其作用可分为七类:
一、御墨。即封建时代皇帝自己写字用的墨,往往是宫中召集匠人制造。明朝御墨传世的有“永乐国宝”,宣德“龙香御墨”等。清朝从康熙年间起由内务府自造御墨,以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朝都继续制造。这类御墨外间流传甚少。
二、贡墨。分为两种,一种是封疆大吏或朝中大臣嘱制墨家制造进呈给皇帝用的;一种是地方上每年向皇帝进贡的,如歙县在道光以前,每年要进贡墨三次,分春贡、万寿贡、年贡。封疆大吏进贡的墨做工精美,烟料上等,上面有进呈者的名款、年号,有时还有制墨家的名款,如“太平清玩”既有“臣徐元梦恭进”款,又有“康熙乙末年臣曹定远谨制”款。
三、自制墨。文人或书画家向制墨家订制自己设计的墨。明清两代此风甚盛,如明代嘉靖年间罗龙文、清代康熙年间曹鼎望都以制墨著名,但他们都是向制墨家订制,并非自制。此类墨上有时有制墨家的名字,工料、图案、形式都要比门市上出售的要高出一等,向来为藏家重视。
四、珍玩墨。以墨为原料制造的手工艺品,不是为磨用而是为玩赏的,如明代程君房的“百子榴”墨,重仅二三钱,根本不能磨用。
五、普通书写用墨。这是墨的大宗,因质量的差异,同一个制墨家所制,价格相差可以达到十倍以上。
六、礼品墨。专为喜庆送礼用的墨,如送寿礼的“寿屏墨”,送婚礼的“百子图”墨,送学生入学的“手卷墨”等,这种墨注重外表形式,烟料往往较差。
七、药墨。因油烟不能入药,这类墨都用松烟,如乾隆时詹子云所制“八宝药墨”等。
御墨和贡墨品质好,市场价值最高;文人定版墨,除了实用价值、文物价值外,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藏友可根据喜好和自身条件收藏不同类型的古墨。
除此之外,古墨有不同的形制,形制决定了其主要用途,比如块状的古墨多数是用于磨墨,而竹简、古琴等形制的,以珍玩为主。专家建议收藏新手要多读史料书籍,多看实物,收藏尽量以实用为主,玩为辅。
当代书画家回归传统也是古墨行情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今用老墨写画的书法家、画家越来越多,他们通常好的留起来把玩,断的残的则被用来写字。当然如果只是纯粹追求投资收益,这些年古墨的“回报率”肯定不如瓷器、玉器、书画。但长久而言,文房系列的文化内涵更会使其行情加快上升。
那么,怎么挑选墨呢?
石涛曾说:“纸生墨漏,亦画家之一厄也。”张大千认为,墨对画的表现,纸对墨的承受,纸与墨对于画的关系太重要了,如果所用的墨不好,所用的纸不知其性格,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得心应手。由此可见,拥有好文房,寻得好墨条,就如同武士拥有一件好的兵器。
纵观如今众多书画工作室,墨汁的出场率远远大于墨锭。墨汁的开发主要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才开始的,它的主要成分是骨胶和炭黑,炭黑是现代色素,是化工材料,所以现代墨汁跟中国传统的墨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现代墨汁除了其用途方便,更有着它的胶重。这种胶重显得温润,作大画时,这种温润的效果很有优势。而磨墨作画层次厚而丰富,可以留住笔的痕迹。如果对作品保存的耐久性很讲究,就要选好一点的材料,如果只是注重效果,普通墨汁即可。
从质地来说,要分清新墨和旧墨的区别。新墨带灰色,旧墨纯黑朗润,色泽纯黑,色感厚实。旧墨有一股自身的古朴淡远的馨香之气,且显出一种古朴的色调。新墨常有怪味,使用时常粘笔,这是胶质太重的缘故,古墨由于年代久远,胶质自然退去,故书定流畅,墨色醇和。古墨佳品墨质坚如玉石,表面丝丝起发理,显示浑厚气魄;颜色黑而带紫,手掂沉重。
再看古墨表面的漆皮,凡年代越远,漆皮越显浑厚,并呈现蛇皮断纹,与古琴上漆皮断纹极相似。又像古瓷开片,有纹不裂,隐蕴在漆皮之间,同时闪出蓝色光彩。近现代仿品漆皮上没有蛇皮断纹,只有断裂纹。
从风格来看。明墨传世少,地方风格不易分别。清墨传世多,其风格大致可分为3种:
1、歙县墨。隽雅大方,烟细胶清,使用的香料,装墨的匣子十分讲究,如汪节庵墨常贮以饰有彩色花卉的黑漆匣,十分精美,并有特殊的香味;
2、休宁墨。华丽精致,多饰以金银彩色,往往用漆皮,尤多供珍玩的套墨;
3、婺源墨。绝大多数供下层人士使用,是大众化的东西,特点是“朴实少文”,也决非都是劣品,如詹云鹏的“金盘露”,质量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