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藏汇

爱藏汇

不远山房“说”清代雍正朝颜色釉瓷器(三)

admin 80 5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汝釉象耳弦纹尊雍正的感悟和追求最终得以实现有赖于当时唐英榷陶下的御窑厂。雍正一朝瓷艺精进,御窑厂集历代名品之大成,所出之仿古颜色釉,斑斓多彩,成就空前绝后,奠定了雍正御瓷无与伦比的艺术地位。这一切是与胤禛的喜好情趣密切攸关,其对宋器的钟情源于独特的传统文人情怀,以宋人审美为自身品味追求的典范。作为一代君主,雍正皇帝拥有古今天下文人无法比拟的内廷收藏,又因自身特有的际遇铸就出高雅而恬淡的艺术品味。在品鉴内府丰富的典藏之后,其自然对宋官古物的理解和感悟皆有别于常人,因此,雍正皇帝在摹古之中深深融入自身的审美要求与对古物本身的理解,所得摹作乃经其亲自化裁而成,自然流露出浓厚的赵宋遗韵。


《雍正行乐图》之“临窗赏荷”

彼时唐英秉承圣旨悉心烧造,尤其在仿古方面,超越前代,独步一时。他按照雍正发来内府典藏的宋官旧物,对照临摹,以求胎釉、气韵之一致。雍正十三年乙卯冬月,唐英在其所写的《陶成纪事》中说:“兹举其仿古采今宜于大小盘碗盅碟瓶罍尊彝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开列于后以志大概。一仿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俱仿内发宋器色泽。”将仿官釉列为仿宋器的第一种,足见其重视程度。


年希尧《视学》插图,雍正七年(1729)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白釉刻莲瓣纹花浇

很多宫廷绘画都反映了雍正帝的好古趣味,郎世宁为庆祝雍正改元所绘的《聚瑞图》便是其中一例。《聚瑞图》的绘画主题中出现了南宋官窑青瓷弦纹瓶,瓶中插莲花。


郎世宁《聚瑞图》雍正元年(172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海博物馆藏雍正仿汝釉弦纹直颈瓶

初步统计,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官窑颜色釉瓷将近两万件,包括二十多个品种,质量、数量堪称一流。其中绝大多数是清宫旧藏,也有少数是解放以后由国家调拨及其他渠道收购而来。大凡唐英《陶成记事》提到的釉色几乎都囊括在内,仿古诸釉的凝重;淡黄釉的典雅;霁红釉的高贵;霁蓝釉的肃穆;胭脂水釉的妩媚;天蓝釉的静谧;粉青釉的晶纯;秋葵绿釉的鲜嫩;洒蓝釉的飘忽;窑变釉的奇妙,美不胜收。现将藏品概况简述如下:

1.仿古釉

雍正朝仿古釉主要有仿宋汝、官、哥、定、均五大名窑及宋龙泉窑青瓷。《清档》中多有记述:“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王常贵交来仿大官窑四喜尊二件、仿龙泉出戟纸槌瓶二件、冬青窑双环耳瓶一件、仿冬青窑花囊、仿宋磁紫金釉梅瓶二件、仿汝窑铈袋瓶一件、仿龙泉双圆瓶二件……仿龙泉八方双管瓶八件、……仿汝窑胆瓶一件、……仿定窑胆瓶二件、……仿龙泉天球尊四件、仿龙泉窑双圆合壁瓶大小二件、仿定窑双环瓶一件、仿定窑三喜尊一件、仿定窑花囊一件、仿定窑盘线瓶一件。传旨:著配漆架座,先将各样款式每样做成木架一件,呈现再做。

仿官釉——唐英著的《陶成记事》中称之为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灰青两种。数量在清雍正仿古釉中最多,造型也最丰富。旧藏品有:蒜头瓶、撇口瓶、盘口瓶、鸠耳瓶、双耳穿带瓶、如意耳宝月瓶、三孔葫芦瓶、天圆地方葫芦瓶、绶带耳葫芦扁瓶、五孔弦纹方瓶、三系梅瓶、四系瓶、兽耳衔环瓶、包袱式瓶、花瓣口花觚、石榴尊、灯笼尊、双耳炉、侈口花浇、莲蓬式香插、盏托、灵芝水丞、鸭蛋水丞、桃式洗等二十多种样式,制作非常规整,相同的造型的器物有统一的规格和尺寸。高30厘米以上的中型陈设器皿居多。实用的盘、碗、碟类较少。胎体一般稍厚重,釉色均匀,青中略泛灰色,大多有疏朗而浅的开片,也有少量没有开片纹的器物。绝大多数的器物底部都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或“雍正年制”四字的暗刻篆书印章款,无款器极少。许多造型都是按照清宫旧藏的宋官窑为摹本烧制的,“雍正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员外郎海望奉旨:按照官窑缸的尺寸画样呈览交江西烧造处烧造。钦此。”“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八日怡亲王交大官窑圆碟一件。王谕:照样做出样来。”

仿汝釉——旧称铁骨无纹汝釉,大多呈深天青色,制品的数量仅次于仿官釉,许多造型多与仿官釉重复,只是种类减少。“雍正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奏事太监刘玉交乳(汝)窑瓷炉一件……,官窑瓷炉一件,哥窑瓷炉一件。传旨:乳(汝)窑炉上照官窑炉座样配座子……,六月二十五日,……怡亲王呈进。”

仿哥釉——旧称“铁骨哥釉”,有粉青、米色两种,造型比仿官、汝釉少,盘口瓶、双贯耳方瓶等与仿官、汝釉相同,另有新增的三孔穿带耳扁瓶、双耳四系瓶、乳钉石榴尊、双鱼耳香炉、笔山子、笔洗、水丞等文房小件器皿。釉色青中泛浅灰者居多,釉青有类似“金丝铁线”深浅交错的开片纹,多数制品圈足内暗刻六字篆书印章款,少数不带款识。

仿定釉——雍正朝的仿定窑制品中有凸印花鼎炉、双系凸印花扁瓶、出戟花觚、印花花囊、葫芦瓶、印花盘、印花碗和撇口小瓶、小盒、小罐等小件的器皿。釉色浆白泛黄而不透明,釉表多有细碎的开片纹,胎体较轻,一般都有凸雕或印花的辅助装饰,花纹规整细腻,器底有釉下暗刻的“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印章款;和少数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2.黄釉

雍正时在氧化锑中加入不同数量的铁,使色调发生丰富的变化。此时的黄釉有娇黄、淡黄、蜜蜡黄、鳝鱼黄等,有名的淡黄为雍正新创,色薄而淡,滋润无比。

雍正黄釉,不像康熙朝那样在素坯的涩胎上施釉,而是在烧好的白瓷上施低温黄釉,所以十分洁净,淡黄釉多见小件薄胎盘、碗器物,有少量凸雕莲瓣的黄釉盘口径可达40厘米。黄釉有里外全黄、里白釉外黄釉之分,盘、碗的底白釉内多有青花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黄釉,为明清两代宫廷中的至尊之色。日常餐饮所用的盘、碗绝大多数为黄釉器。黄釉的呈色剂是氧化锑,雍正时在氧化锑中加入不同数量的铁,使色调发生丰富的变化。此时的黄釉有娇黄(浇黄)、淡黄、蜜蜡黄、鳝鱼黄等,有名的淡黄(蛋黄)为雍正新创,色薄而淡,滋润无比。有浇黄、柠檬黄之分。浇黄釉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中温釉,创烧于明宣德.坚实牢固不易剥落,且呈色鲜润娇嫩,恰如鸡油,故又称之“娇黄“、“鸡油黄“。因“黄““皇’‘谐音,故明清两代烧制之内外纯黄釉之器亦是帝后专用,弗能偕越。雍正窑浇黄器,釉色较康窑稍浅,匀净明亮.光润无纹,呈半失透状,胎骨均极精细。

柠檬黄又称淡黄,乃雍正窑创烧,是一种比浇黄更为浅淡的中温釉,其釉色鲜嫩如洗娇媚可人,釉面光洁明丽、匀净柔和,属雍正窑粉色釉系中的另一名贵品种。清代黄釉瓷烧制最好,艺术水平最高的当属雍正一朝。雍正黄釉不仅在于此时期的黄釉瓷造型完美、做工精细、胎薄、质细,更重要的是此时期在釉色上有所创新,烧制出了多种新釉色。雍正黄釉总体上看釉色温润、晶亮,器型工整、端正,给人以高贵的感觉,彰显皇家气派。清代雍正皇帝最爱单色釉瓷器,不仅爱其恬静之釉质、素净之风格,更爱其娇美之形体,所以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雍正单色釉做的最好的是黄釉,数量上不及康熙朝,然而他的特色最显著。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雍正时期是清代制瓷的鼎盛时期,以造型丰富,品种多样而著称。雍正时期较短,相对于乾隆、康熙时期,瓷器的存世量也更稀少,但是雍正黄釉在釉色上有所创新,烧制出了多种新釉色。雍正一朝的黄釉瓷以柠檬黄釉瓷最为出名,淡黄釉瓶、柠檬黄釉杯子、菊瓣盘等品种颇受欢迎。釉色有娇黄、蛋黄、蜜蜡黄、柠檬黄釉等,其中蛋黄釉瓷是雍正首创,蛋黄釉是一种虽有粉质的乳浊彩釉,比浇黄釉更为浅淡,不透明,似蛋黄色,又名“蛋黄釉”或“西洋釉”。器形有觯瓶、观音尊、莲花形折腰盆,及盘、碗、杯、碟等。这种黄釉品种一直延续烧制嘉庆、道光年间。雍正一朝的黄釉瓷以柠檬黄釉瓷最为出名,釉嫩,视觉感强,世人以此黄釉为清代黄釉瓷的最高水平。黄釉彩瓷在此时期也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特别是仿明弘治的黄釉青花花果盘、柠檬黄釉青花瓷器、鸡油黄釉绿彩器和少量的黄釉粉彩器。

雍正黄釉,不像康熙朝那样在素坯的涩胎上施釉,而是在烧好的白瓷上施低温黄釉,所以十分洁净,蛋黄釉多见小件薄胎盘、碗器物,有少量凸雕莲瓣的黄釉盘口径可达40厘米。黄釉有里外全黄、里白釉外黄釉之分,盘、碗的底白釉内多有青花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篆书印章款的器物较少。黄釉制品的用途主要是祭祀用品和日常餐饮。据《清档》记载:“雍正元年正月十六日,怡亲王黄瓷盘六十件,黄瓷碗八十个。王谕:此盘、碗上配做铜果托果罩。遵此。一般来说日用餐用盘、碗是不必配置铜果托果罩的,只有盛装供果的盘、碗,便于祭品的摆放才需要配托罩。

清代祭器所用之色,沿袭传统的天玄地黄之说,按照五行中的水,火,木,金,土配以对应的五色;青、赤、黄、白、黑来祭拜不同方位的神灵。国家大祭中“圜丘、祈谷、常雩用青。方泽用黄,日坛用赤,月坛用白,社稷,先农用黄。”

日常餐具方面,皇帝、皇后可以无定额地使用最尊贵的黄釉器皿,皇太后份额下,每年供应“黄瓷盘二百五十个,各色瓷盘百,各色瓷碗五十。”皇后略少,用“黄瓷盘二百二十,各色瓷盘八十,黄瓷碟四十,各色瓷碟五十,黄瓷碗百,各色瓷碟五十。”以此类推,皇贵妃使用里白外黄瓷,贵妃、嫔妃、贵人、答应、常在位序的中下等嫔妃们则与纯黄器无缘。“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茶房笔贴式常宁送来散秩大臣茶饭房总管马哈达等咨称、本房奏茶饭房黄瓷碗、黄磁盅现不足用,饭房欲添二等黄瓷碗三十件、三等黄瓷碗二十件,黄磁盅三十件,茶房欲添黄磁盅二十件,共添一百件。……请海望行与该处烧造等语……奉旨:交总管取用。钦此。”雍正传旨:“本月十三日查房笔帖士金大鹏送来黄瓷碗样两件,黄瓷盅两件,呈内大臣海望看过。传:着将原碗、盅样交内务府总馆年希尧家人郑天锡,转发江西烧造瓷器处,照样烧造一百件,限一百日内送来”

3.青釉

青釉的历史最悠久,自东汉创烧以来一千八百多年盛烧不衰,宋青瓷的成就已经举世闻名。然而真正呈色稳定,毫厘不差的青釉,最终完成于清雍正时期。以铁为呈色剂烧造的高温青釉器和以铜为呈色剂烧造的中温青瓷。前者有粉青,冬青和豆青之分,颜色由淡而渐深。后者有孔雀绿、瓜皮绿、翡翠绿和松石绿等,尤以后两种为贵。高温青釉瓷器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单色釉品种,历代俱有名品,但只有到了雍正,窑师们才真正成功地掌握了青釉的烧造技术。雍正青瓷色调清新柔和质地光润如玉,意境幽远,气质高华。

雍正官窑青釉颜色的深浅可分为粉青、冬青、豆青三大类。(仿古青釉此前已述)从这三种最正宗青釉中繁衍出天青、虾青、淡青、霁青、橄榄青、蟹甲青等数种新色釉,最深的蟹甲青近乎于墨绿;最浅的淡青近乎于月白。青釉的造型非常丰富,仿古造型有高达六十多厘米的双牺耳尊、穿带瓶、贯耳方瓶等大件器物和中等大小的象耳尊、五孔方尊、羊头尊、石榴尊、撇口瓶、水丞、笔山、笔洗、镇纸、笔筒等陈设及文房用品。大小适中的陈设瓷釉下多有雕刻精细的印花,划花装饰,极其文雅美观。呈色最深的蟹甲青釉,色青绿,光泽极强,闪耀赤、橙、黄、绿青、蓝、紫永不消退的七彩晕光,底有六字篆书印章款“大清雍正年制”。粉青、冬青釉器物的底款多见“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龙泉青釉在雍正朝青釉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造型除仿宋以外,还仿明宣德青花灯笼尊、带盖豆等,釉下都有清晰典雅的印花装饰。由于雍正本人的艺术爱好,亲自参与瓷器画样与款式的策划,加上唐英担当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使雍正单色釉瓷器获得极大成功,雍正瓷器一改康熙古拙浑厚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之貌,器形式样多变,具有线条美,比例协调恰到好处,具高雅之美。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载:「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可见青釉之变化。清雍正朝时新创一种低温淡绿釉,黄中偏绿,习称“秋葵绿”或“西湖水”。这是属于夏天的绿色,清艳亮丽,让人心旷神怡。

4.白釉

白釉一般认为是最容易控制的,其实不然。雍正时期的白釉并不是现代工艺上所指的白色乳浊釉,而是一种有玻璃质感的透明釉,完全依靠胎土本身的白度呈现出白色。对胎土的精纯度要求非常高,稍微有一点杂质就会影响釉面的纯净。雍正白釉有高足杯、带盖豆、撇口瓶、三足炉、茶壶、酒盅、大盘、小碗等,胎薄体轻,有不少仿永乐甜白的高足把杯,釉下暗刻双龙纹或缠枝花卉,杯里心有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十分典雅。雍正白釉是一种有玻璃质感的透明釉,完全依靠胎土本身的白度呈现出白色。对胎土的精纯度要求非常高,稍微有一点杂质就会影响釉面的纯净。雍正白釉有高足杯、带盖豆、撇口瓶、三足炉、茶壶、酒盅、大盘、小碗等,胎薄体轻,有不少仿永乐甜白的高足把杯,釉下暗刻双龙纹或缠枝花卉,杯里心有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十分典雅。

雍正时期的白釉没有添加任何呈色剂,只是将胎与釉中的铁降低到最底限度,再施一层高质量的透明釉,完全依靠胎土本身的白度呈现出白色。白釉瓷器胎土的精纯度要求非常高,稍微有一点杂质就会影响釉面的纯净。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认为是最容易控制的,其实不然。因为所有的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氧化铁,烧成之后会呈现出或深或浅的青色调,必需把胎釉中的铁元素降低到0.75%o以下,才能烧出纯正的白色。

这种白瓷把杯,(高足杯)是祭祀用品。《清档》记载:“雍正四年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太监雅图交白瓷把杯一件,交年希尧烧造。钦此。”白瓷作为祭器的使用主要是在“夕月坛(月坛)主白,祭器有白瓷碗三个、白瓷盘大小各二十个、白瓷酒尊各二个、白瓷壶一执,白瓷盘一面。”查阅《大清会典》不论是主青的天坛,还是主红的日坛,祭桌上祭酒的酒壶一律为白釉,式样相同的白釉酒壶,应当是各坛通用祭酒用器。雍正白釉酒壶数量最多,壶身椭圆形,细弯流,高提梁,典雅秀美,是理想的祭酒用具。

5.红釉

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铜红釉,元代已经十分成熟,“明永乐以鲜红为宝”,宣德年间的宝石红更胜一筹。有铜红、金红和铁红之分。铜红釉,又称祭红,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对于烧造温度和窑内气氛的控制要求极严。历来是单色釉中烧成难度最高的品种。明宣德以后铜红釉的烧制几乎失传,到了康熙时又有了恢复和发展,至雍正这种名贵而难度极高的釉色才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烧制出华丽幽静,失透深沉,呈色均匀的雾红器。

铁红釉,又称矾红、珊瑚红釉,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在低温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一种微带橙黄的砖红色釉。雍正时的珊瑚红器釉层薄透而均匀,有明显桔皮纹色调沉着光润精美,呈现出富丽堂皇精致典雅的宫廷气象。珊瑚红釉是康熙时期创烧的低温彩釉,以铁为着色剂,因其釉色红中闪黄,色如红珊瑚而得名。此品颈部细长,器形秀美挺拔,如美人娉婷婀娜,全器满施珊瑚红釉,釉色细腻匀净,鲜艳纯美。《陶雅》谓之“华贵中之佚丽者也..匀净明艳,殆亡伦比。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胭脂红虽然在康熙中早期就传入景德镇御窑厂,但是由于科技含量较高、造价较昂贵,直到康熙末期也没有被御厂普及使用。雍正中后期,由于御窑厂制瓷的发展革新,胭脂红逐渐推广使用至众多彩瓷领域。

雍正官窑为恢复宣德宝石红的优良传统,不惜工本,在釉中添加玛瑙、珍珠等贵重的原料,烧成呈色稳定均匀的祭红釉。祭红釉色深红浓厚不流淌,面若桔皮无碎纹,温润光亮,祭红对烧成气氛敏感,成品率极低,乾隆以后失传。雍正藏品中有祭红梅瓶、玉壶春瓶、撇口瓶、橄榄瓶、长颈瓶、蒜头瓶、扁瓶、高足把杯、高足盘、双陆尊、鼓钉洗、小水丞、小酒盅、小杯等十多种造型。祭红器里白外红者居多,也有里外全红的,款识有青花双圈楷书六字款和青花双方框六字楷书两种。

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九日郎中苏合纳、司库常保交霁红高足茶圆木样一件。传旨:著交年希尧照木样烧造一百三十件送来。钦此。本日将木样一件,交年希尧家人郑天锡持去。讫。”

雍正红釉还有一种以金为着色剂的胭脂红釉,较浅的近乎于粉红,俗称胭脂水;较深的接近玫瑰红,俗称胭脂红。造型有小瓶、碗和小高足酒盅等,数量极少,极其名贵。

6.蓝釉

洒蓝釉创烧于明宣德时期,又称“青金蓝”釉、“雪花蓝”釉、“盖雪蓝”釉。属于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高温色釉。施釉工艺采用吹釉法,釉面满布均匀的水渍样蓝色斑点,而其中透出的白釉地斑片,犹如雪花飘洒在蓝地上。康熙时期,洒蓝釉技艺已臻成熟,雍正时期于洒蓝留白中添加沥粉堆白工艺,使得纹饰相较普通洒蓝釉留白更为清晰。而雍正洒蓝釉堆白,因工艺复杂,仅见盘、碗两式,级别较高。而此式洒蓝釉堆白花口碗又分大小两种尺寸,大者直径19公分,小者15公分,前者多见,而若本品之小号者,较为少见,更显巧雅,殊为难得。

雍正皇帝十分喜爱瓷器,有些官窑瓷器的造型、纹饰、品种等都亲自审定御批,这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雍正记事杂录》中都有记载。如:“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郎中海望持出菊花瓣宜兴茶壶一件,奉旨:作木样交年希尧,照此款式作霁红、霁青釉色烧造。”雍正祭蓝,也叫霁青,是仿宣德宝石蓝釉烧制而成,这种失透、匀净、釉表布满橘皮棕眼的深兰釉,与祭红有相同特征,宁静肃穆,与天坛祈年殿上的琉璃瓦颜色一致,极适于天人相接的祭祀场所。雍正祭蓝釉有一些胎厚体重的巨大的盘、碗是典型的祭祀用瓷。

雍正祭蓝釉造型有玉壶春瓶、胆式瓶、穿带瓶、折肩撇口瓶、圆洗、盆奁、茶壶、盖钵、高足豆、高足碗、大碗、盘、碟等,釉深浓沉静,厚而均匀,有里外蓝釉与里白外蓝两种,底均有青花六字双圈六字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雍正的蓝釉有雾蓝、天蓝、天青之分,天青釉比之天蓝釉更浅色相呈淡蓝中微现青绿色,粉嫩柔和,似是仿宋汝釉而来。自宋迄明代有作者,至康雍集其大成,幽隽淡永兼而有之。宋瓷釉色纯净不事雕琢之美,蕴含中国传统的文人情怀。雍正皇帝深慕宋瓷的古雅气息,专命景德镇御窑厂以其为范本,制作了各种仿宋瓷器形和釉色的品种,宝爱有加,并以造型俊秀、釉色典雅、胎质坚致著称于世。雍正御窑仿官釉釉色有粉青、天青、灰白等色,釉面或有冰裂纹片,或无开片,部分器物亦有宋官窑器的“紫口铁足”特征。雍正祭蓝,旧称霁青。仿宣德宝石蓝釉烧制而成。这种失透、匀净、釉表布满橘皮棕眼的深兰釉,与祭红有相同特征,宁静肃穆,与天坛祈年殿上的琉璃瓦颜色一致,极适于天人相接的祭祀场所。雍正祭蓝釉造型有玉壶春瓶、胆式瓶、穿带瓶、折肩撇口瓶、圆洗、盆奁、茶壶、盖钵、高足豆、高足碗、大碗、盘、碟等,釉深浓沉静,厚而均匀,有里外蓝釉与里白外蓝两种,底均有青花六字双圈六字楷书“大清雍正年制”。清代皇室每年要祭拜京师的天、地、日、月、先农、先蚕、社稷诸坛,以及风、云、雷、雨诸神庙,还要祭拜皇宫内设置的家庙奉先殿;坤宁宫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之大节也要举行隆重的祭祀礼仪。祭祀时需要盛装牛头、羊头和牲畜皮毛和内脏,需要许多巨大的盘、碗。雍正祭蓝釉有一些胎厚体重的巨大的盘、碗是典型的祭祀用瓷。雍正的霁蓝釉,祭蓝是一种含百分之二左右的氧化钴的失透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色相沉稳肃穆,均匀滋润釉面有明显桔皮纹,与同期之霖红釉很相似。低温蓝釉在唐代已经普遍应用在唐三彩陶器上,而高温蓝釉器创烧于元代,是以适量天然钴料作为着色剂,在1280℃-1300℃窑内一次烧成的石灰碱釉,传世品不多,因而十分珍贵。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蓝等新品种,主要造型都是祭器与陈设用瓷。据资料,雍正御瓷霁蓝品种,为仿宣德宝石蓝釉烧制而成,清宫旧称「霁青」。霁蓝釉色与天坛祈年殿瓦色一致,亦为「礼天」之器,气质极为尊贵。

7.紫釉

菊瓣盘中有一件葡萄紫釉盘。高温紫釉是明中期创烧的一种颜色釉,主要着色剂为锰,釉中所含少最的铁和钴起调色作用。雍正紫釉有多种颜色,最浅的紫釉其色淡粉如藕荷,最深的紫釉色深艳如茄皮,介乎于两者之问的有玫瑰紫和葡萄紫,菊瓣盘中葡萄紫釉盘,光洁莹润,紫中透红,近似于芸豆的红色,为紫釉中的精品,十分名贵。

胭脂紫釉菊瓣盘中有一件胭脂紫釉盘,色泽艳如胭脂。胭脂紫釉是清康熙年问由西方引进的一种以金为呈色剂的红粉低温釉,雍正时发展到极至,有深、浅两种,较浅的近乎于粉红,俗称胭脂水:较深的接近玫瑰红,俗称胭脂紫。此盘釉汁深艳细腻,光润匀净,较胭脂水釉更加深浓泛紫。清代的胭脂水或胭脂紫釉,均为官窑瓷器,因数量稀少,故极其名贵。

酱釉菊瓣盘中有一件酱釉盘。酱釉又名“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宋代时期北方窑最先烧制成功,明代宣德官窑生产出许多酱釉盘、碗等日常生活用品。雍正酱釉继承了宣德酱釉的优秀传统,釉面肥厚,色泽乌亮。十二色菊瓣盘中的酱釉盘釉面匀净,光泽度极强。

8.绿釉

雍正时期在继承前代的铜绿釉的基础上,研制出掺进其它金属呈色剂的各种绿釉瓷器,不仅有一般的绿釉,还有鱼子绿、松石绿、瓜皮绿、湖水绿、葱绿、龟裙绿等新釉色。绿釉的精纯度也大大提高,色泽亮翠鲜艳,洁净透明。菊瓣盘中绿釉盘釉色浓绿发蓝,无纹片;葱绿釉盘釉色绿中闪黄,接近草绿色,如初芽之嫩葱,亮艳娇嫩:湖水绿釉盘色泽淡雅发天蓝,柔和如丝,滋润光亮。菊瓣盘中属于绿釉系列的有三件:绿釉菊瓣盘、葱绿釉菊瓣盘、湖绿釉菊瓣盘。

除此之外,雍正朝的厂官釉、米色釉、鳝鱼黄、秋葵绿、西湖水、鹦哥绿、孔雀蓝、仿古玉、仿漆釉等十数种颜色釉也十分出色。

一、纪年器



大维德基金会藏雍正黄釉梅瓶



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雍正仿汝釉葫芦瓶


弗利尔美术馆藏清雍正仿汝釉双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白釉划花纹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白釉刻莲瓣纹花浇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白釉双鱼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白釉贴塑婴孩纹长颈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茶叶末釉弦纹瓶


.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茶叶末釉纸槌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淡黄釉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冬青釉暗花缠枝莲纹撇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冬青釉瓜棱蒜头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冬青釉凸龙纹洗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穿带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灯笼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橄榄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瓜棱四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观音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贯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双耳四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蒜头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贴塑三羊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五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直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八卦纹宝月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包袱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贯耳六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贯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盘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撇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双系三弦纹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蒜头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凸字双螭耳宝月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五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折肩长颈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直颈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汝釉菊瓣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汝釉如意耳葫芦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汝釉双耳盘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汝釉蒜头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粉青釉灯笼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粉青釉莲瓣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粉青釉凸花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粉青釉印花螭龙纹四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祭红釉墩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祭红釉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祭红釉蒜头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祭红釉长颈盘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祭蓝釉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祭蓝釉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祭蓝釉小口筒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祭蓝釉玉壶春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霁红釉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霁红釉橄榄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天蓝釉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天蓝釉贯耳折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天蓝釉双环四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天蓝釉细颈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影青龙戏珠纹葫芦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紫金釉穿带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淡粉釉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仿官釉琮式壁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绿哥釉小橄榄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秋葵绿釉如意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御窑仿官釉灯笼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御窑仿官釉粉青釉葫芦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御窑仿官釉双耳扁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御窑仿官釉双耳盘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御窑仿官釉倭角瓶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御窑天蓝釉贯耳瓶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雍正御窑白釉花浇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雍正御窑茶叶末有花浇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雍正御窑仿汝釉海棠形瓶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雍正御窑粉青釉葫芦瓶


河北博物院藏清雍正霁蓝釉梅瓶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雍正霁蓝釉玉壶春瓶


康奈尔大学博物馆藏清雍正茶叶末釉三孔葫芦瓶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清雍正黄釉葫芦瓶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雍正窑仿官釉弦纹直颈瓶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雍正红釉长颈瓶


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藏清雍正茶叶末釉荸荠瓶


密歇根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清雍正天蓝釉直颈瓶和红釉直颈瓶瓶


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藏清雍正霁蓝釉天球瓶


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雍正珊瑚红釉梅瓶


宁波博物馆藏雍正景德镇窑哥釉连体瓶


清雍正款冬青釉小胆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白釉暗刻龙纹长颈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雍正茶叶末釉瓜棱橄榄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茶叶末釉铺首瓶美国芝加哥博物馆藏



清雍正茶叶末釉长颈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冬青釉瓷菊瓣纹观音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仿哥釉青瓷长颈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仿龙泉窑贯耳委角四方瓶浙江省博物馆“天下龙泉”特展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粉青釉菊瓣花浇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粉青釉四联瓶花插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霁红釉胆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霁红釉橄榄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霁蓝釉胆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霁蓝釉玉壶春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青釉瓜棱蒜头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青釉六棱葫芦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汝釉双耳瓶二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天蓝釉长颈瓶(正面)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仿官釉青瓷贯耳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海博物馆藏雍正仿汝釉仿汝釉瓶


上海博物馆藏雍正粉青拱花仿青铜纹饰天球瓶胡惠春捐


上海博物馆藏雍正漳州窑米黄釉贴塑动物纹葫芦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款冬青釉八卦双耳扁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款冬青釉六孔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款仿官撇口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款仿官双耳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款霁红釉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款鳝鱼黄釉双兽耳海棠式扁瓶



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藏雍正仿汝釉辅首莲瓣口长颈瓶


沃特斯艺术博物馆藏雍正冬青釉贯耳尊



香港竹月堂藏雍正霁蓝釉五孔花插


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藏清雍正天蓝釉镂空足瓶


英国VA博物馆藏雍正茶叶末釉直颈瓶


英国VA博物馆藏雍正红釉瓜棱盆


英国VA博物馆藏雍正绿釉柳叶瓶茶叶末釉蒜头瓶炉钧釉敞口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清雍正官窑天青釉戟耳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雍正仿哥釉抱月瓶


大英博物馆藏清雍正粉清釉三孔花插


枫丹白露藏雍正茶叶末釉双龙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白釉凸花纹花觚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冬青釉三系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乳钉纹石榴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兽耳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双耳暗环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哥釉渣斗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带流花浇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贯耳穿带方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花瓣口花觚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花觚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铺首蕉叶纹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官釉双耳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汝釉如意耳四方壶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汝釉象耳弦纹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仿汝釉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粉青釉七孔花插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粉青釉凸花蕉叶纹觚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孔雀绿釉凸花纹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青釉花瓣式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天蓝釉双耳出戟尊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铁锈釉尊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茶叶末双龙尊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孔雀绿釉花口尊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天蓝釉双龙尊


华特斯美术馆藏雍正仿汝釉双龙尊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雍正御窑仿哥釉贯耳尊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雍正御窑粉青釉络子尊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清雍正粉青釉双龙尊


南京博物院藏清雍正仿汝釉天青釉出戟花觚


清雍正茶叶末釉螭耳花浇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茶叶末釉莲花式花盆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仿官釉五管瓶方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


清雍正粉青釉弦纹贯耳方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哥釉如意双环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霁蓝釉渣斗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天青釉兽耳尊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白釉兽耳尊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雍正茶叶末釉双龙尊


上海博物藏雍正粉青釉三系尊


上海博物馆藏雍正茶叶末釉鸠耳尊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粉青釉双龙尊


英国VA博物馆藏雍正茶叶末釉铺首尊


英国VA博物馆藏雍正茶叶末釉双蝠壶



雍正茶叶末釉贯耳瓜棱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中国国家博物藏雍正仿汝釉双牺耳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雍正仿官釉贯耳瓶

二:拍卖器




‘’雍正甲寅沈阳唐英敬制‘’,唐英制珊瑚红釉绿釉高足盘,永乐首拍拍品


“弘历的世界”清雍正白釉模印菊瓣刻缠枝花卉纹花浇


2017年清雍正粉青釉双龙尊,以140540000港元成交


2021北京保利清雍正仿哥釉纸槌瓶


2021年保利厦门清雍正霁红釉小天球瓶


北京保利2012春的雍正仿龙泉粉青釉戟耳纸槌瓶


北京保利2012春的雍正仿龙泉粉青釉纸槌瓶


北京保利2014春的雍正天蓝釉辅首琮式瓶


北京保利2014秋的沈阳文物商店旧藏雍正红釉橄榄瓶


北京保利2016秋的雍正粉青釉饕餮纹花觚


北京保利2019秋的北美十面灵壁山居旧藏雍正粉青釉菊瓣瓶


北京保利2020秋的雍正蓝釉橄榄瓶


北京保利2021春的雍正铁锈釉弦纹大荸荠瓶


北京保利2021秋的雍正白釉饕餮纹罍


北京诚轩2008秋的雍正白釉暗刻缠枝花卉纹玉壶春


北京大羿2021春的雍正仿官釉杏圆贯耳瓶


北京永乐2021春的Hughmoss旧藏雍正白釉梅瓶


陈氏旧藏雍正茶叶末釉双龙尊佳士得


陈氏旧藏雍正粉清釉双龙尊佳士得


东京中央拍卖清雍正仿哥釉弦纹贯耳方壶


华艺国际北京2020秋的雍正仿哥釉八方抱月瓶


伦敦苏富比2020年11月4日雅静清靈:私人御瓷珍藏清雍正粉青釉六聯瓶《大清雍正年製》款583,700英镑


玫茵堂旧藏玫茵堂旧藏清雍正鳝鱼黄釉双如意耳尊成交价:4,248,000港元


纽约佳士得2020秋的阿尔斯多夫伉俪旧藏雍正仿官釉六方双耳瓶


纽约佳士得2020秋的阿尔斯多夫伉俪旧藏雍正仿官釉纸槌瓶


纽约佳士得2021春的雍正蓝釉玉壶春瓶


纽约佳士得2021春的雍正天青釉花口尊



清雍正霁蓝釉赏瓶大清雍正年制款2019香港苏富比成交价342万人民币


清雍正蓝釉六字款霁蓝釉瓶2011纽约苏富比成交价2997万人民币《戈登珍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及早期艺术精品专场》


香港嘉德2019春雍正白釉仿龙泉凤尾尊


香港苏富比2005秋的雍正粉青釉双耳长颈瓶


中国嘉德2020春的雍正茶叶末釉杏圆贯耳瓶


中国嘉德2020春的雍正蓝釉汉壶尊


中国嘉德2021春拍清雍正仿官釉四联瓶


中国嘉德2021春拍清雍正粉青釉小天球瓶


中贸圣佳25周年清雍正粉青釉三系九弦纹梅瓶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纽约苏富比拍賣2021年10月12日藝德堂藏清代康雍乾御瓷萃珍雍正仿官釉桃式洗《雍正年製》款成交价2,520,000港元



纽约苏富比拍賣2021年10月12日藝德堂藏清代康雍乾御瓷萃珍清雍正粉青釉鋪首耳鼓式罐《清雍正年製》款成交价781,200港元

参考资料:

----------------------------------

【1】《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样与御窑瓷器》

【2】林业强《清代雍乾两朝御窑瓷器四题》《機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

【3】《走进养心殿》

【4】《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

【5】《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朝瓷器鉴赏》

【6】《景德镇陶录》,清·蓝浦